39 岁退伍村支书闪耀苏超!从抗旱战士到绿茵守护者
在 2025 年的苏超赛场上,一位特殊的球员成为焦点 —— 他是淮安队 3 号球员戴虎,也是淮安市涟水县韩陈村的村支书。这位 39 岁的退伍军人,用一场 9 分钟的替补登场,将 "军人本色" 与 "足球热血" 完美融合,让全国球迷记住了这个名字。
一、三重身份的人生轨迹
戴虎的人生经历堪称传奇。17 岁入伍成为武警水电部队战士,8 年军旅生涯中参与贵州抗旱救灾、山体滑坡抢险等重大任务,锻造出钢铁般的意志与体魄。退役后他尝试过卖烧烤、贩轮胎等营生,最终凭借踏实作风成为基层干部,2024 年被任命为韩陈村支书。而足球,始终是他割舍不下的热爱。从少年时代在场边捡球 "套近乎",到如今以高龄征战职业联赛,他用 25 年时间完成了从 "捡球少年" 到 "绿茵战士" 的蜕变。
二、苏超赛场的老兵时刻
6 月 14 日对阵南京队的比赛,戴虎在第 81 分钟替补登场。面对 2.6 万名观众的呐喊,这位老将迅速进入状态:精准拦截、边路突破、协防补位,用 9 分钟诠释了 "军人的执行力"。当终场哨响起时,他已拼到腿部抽筋,却成功帮助球队守住 1:1 平局。这场比赛后,南京官方微博玩梗 "比赛第一,友谊第十四",而戴虎的表现让网友直呼 "这才是真正的苏超精神"。他的抖音账号 "兵支书戴虎" 一夜涨粉十万,那句赛前宣言 "廉颇老矣尚能饭否" 成为全网热梗。
三、村支书的足球理想
在韩陈村,戴虎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两张地图:一张标注着村里的灌溉沟渠,另一张则是足球场规划图。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,就是推动建设村级运动场。"要让孩子们放下手机,跑起来!" 他顶着村民 "先修路还是先建球场" 的质疑,带头在村广场打下第一根地基。如今,村广场的施工正如火如荼,他计划先建篮球场,再打造五人制足球场,并开设足球训练营。这种 "以球聚人" 的理念,让韩陈村从 "麦浪里的村庄" 变成了 "绿茵中的活力社区"。
leyutiyuapp四、军人精神的跨界传承
在戴虎看来,村支书与球员的身份有着奇妙的共通:"带兵需要凝聚力,带村同样需要。" 他将部队管理经验融入村务,建立 "民情小黑板" 制度,把低保户空调安装、泵站维修等琐事一一记录,逐项解决。在球队中,他则扮演着 "粘合剂" 角色,用调解邻里纠纷的耐心安抚年轻队员的情绪。这种 "双重领导力" 让他在苏超赛场收获了 "定海神针" 的称号,也让韩陈村的村民们竖起大拇指:"戴书记既能扛铁锹修沟渠,也能穿球衣守球门!"
五、超越胜负的绿茵守望
尽管在苏超赛场上并非主力,但戴虎始终保持着军人的使命感。每次训练结束后,他都会连夜赶回村里处理秸秆焚烧、农忙协调等事务,凌晨四点半准时出现在村广场进行体能训练。他的努力正在改变村庄: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他的晨练队伍,孩子们开始在晒谷场上模仿他的传球动作。"我希望通过足球告诉大家,退伍不褪色,人生任何阶段都能追梦。" 戴虎说,他最大的梦想,是看到韩陈村的孩子们有一天能穿上职业队的球衣。

从抗旱救灾的泥泞战场,到苏超联赛的草皮赛场,戴虎用行动诠释着 "退伍军人永不退役" 的誓言。当 39 岁的他在球场上奔跑时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球员的坚持,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—— 那种在困境中挺直脊梁、在平凡中创造奇迹的中国军人本色。正如他在抖音视频中所说:"穿上军装,我守护万家灯火;穿上球衣,我守护心中热爱。这,就是我的战场!"